年龄增长和胃病拖延,是造成萎缩性胃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作为常见的慢性胃病之一,萎缩性胃炎通常伴随着胃黏膜腺体的萎缩,程度轻重不一,若发展至肠粘膜上皮,也就是肠化。
萎缩性胃炎,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其实这些年,年轻人患萎缩性胃炎发病率也在增加。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得萎缩性胃炎呢?哪些因素导致的呢?
药店关联销售与联合用药——萎缩性胃炎(期)
1、不良的饮食、作息习惯
饮食不当、长期嗜烟酒、滥用药物、以及胃大部切除术后,分泌胃泌素的胃窦区切除,致使胃粘膜营养障碍等,均易导致胃粘膜受损而发生萎缩、炎症变化。
此外,作息不规律会让胃黏膜的自我恢复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白天对胃部的损伤得不到及时修复,会增加胃黏膜的受损程度。长期作息不规律会导致炎症恶化,腺体萎缩,最后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
2、幽门螺杆菌感染
这是最常见的病因,Hp感染可引起持续性胃炎,Hp易感人群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等。细菌感染最常发生在儿童时期,如果不治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严重。
3、胆汁反流
幽门松弛或持续开放均可发生病理性胆汁反流。一旦胆汁反流进入胃部,会对胃黏膜造成伤害,就可能会引起胃黏膜炎症,长此以往会造成胃腺萎缩,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
4、胃癌家族史
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发生萎缩性胃炎的机率增加,这类人群具有较高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风险。
5、遗传因素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的第一代亲属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恶性贫血的遗传因素也很明显。
6、没有及时治疗
溃疡、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等胃病的时候不及时采取正确治疗,控制病情,胃病会一步步发展为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怎么保养?
1、根除潜在病灶
病灶包括慢性咽炎、扁桃体炎、鼻炎、鼻窦炎、牙龈炎。因为这些病灶所带来的细菌或*素,可以顺着食道进入胃体。如果不及时清除,日久迁延可以引发胃炎,并增加胃炎治疗难度。
2、合理用药
药物使用种类不可以过多,即便是中西药治疗胃病,也都会带来不同副作用,严重的还会引发胃炎或胃出血。合理用药应根据自身病情,特别需医生指导下使用1-2种药物,适当作为基本要求。另外,也有人喜欢自己买药杀菌消炎。其实,消炎药基本都是抗生素类,如果没有专业医生指导,容易导致滥用。根除幽门螺杆菌,切记要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服用,不要轻易相信吃几盒胃病就好,保健养胃的宣传话术。正规用药,还不能忘记定期复查指标,留意药物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
3、细嚼慢咽
口腔咀嚼是对食物的二次加工。萎缩性胃炎患者须保证食物充分咀嚼以后,再吞咽下去。如果存在牙脱落、松动等情况,还要及时修补,避免细菌*素等残留,并顺着食道进入胃部。
4、戒烟酒
长期喝酒伤胃。烟草里许多化学成分对胃黏膜造成损害,而且还可以引发溃疡。萎缩性胃炎患者日常要记住,戒烟酒。
5、容易消化质地软
胃不好的人,应该尽量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过辛辣、过咸、烟熏可以引起胃炎,还包括质地硬的也不适合萎缩性胃炎患者。
6、随访指标
对慢性胃病最可信的检查就是胃镜,比如像食欲减退、消瘦、黑便等出现以后,医院复查。谨记,萎缩性胃炎定期随访医生。
感谢阅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