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萎缩性胃炎是个病名,说的是我们的胃粘膜变薄了、上面的腺体减少了或者部分消失了。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生理性的,人老了,都会出现;另外就是病理性的原因,因为生活习惯、HP感染、遗传、自身免疫、药物等因素造成的萎缩。
胃癌发展也不是说变就变的,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缓慢长期的过程,我们能够在异型增生阶段刹住车,就不会有问题,也就是说,逆转得,最好;不能逆转,维持现状也是一种治疗。
实际上轻度的萎缩,癌变率非常低,10年癌变率低于1%,根除幽门螺杆菌、祛除病因后,几乎为0。
但是,萎缩性胃炎进一步进展,可能会伴随有肠化、不典型增生,这两个并不是一个病名,是一个病理学名词,表示胃粘膜的变化情况。但肠化的癌变率,也非常低;只有不典型增生(也叫非典型增生、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癌前病变,这个阶段,发生胃癌的风险就陡然增加,需要严密控制和检测。据一项近十万例的胃癌流行病学观察研究,经过近十年的随访发现:
萎缩性胃炎平均每年的癌变率是0.1%,
肠化的年癌变率是0.25%,
轻中度异型增生年癌变率为0.6%,
重度异型增生年癌变率为6%,
提示胃癌风险随着演进过程的推进而升高。轻度异型增生此前的阶段,大多在规范治疗后能够逆转;但重度异型增生者,癌变可能性更大。
因此,单纯的萎缩,不必要紧张害怕。它要变成癌,可能只需要数年,有的却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这取决于3个因素:
第一,是否积极祛除病因,比如根除幽门螺杆菌、改掉坏的生活习惯、不要有压力等等。
第二,有没有伴随肠化和异型增生,因为重度的肠化和中重度的异型增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癌前病变,真正的离胃癌只有一步之遥。
第三,是否定期复查。
医院医院消化内科牛建平教授、医院楚有良教授常年在本院坐诊,欢迎前来咨询和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