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个人身上都有胃炎,养好胃势在必行 [复制链接]

1#

10个人做胃镜,10个人都可能会被诊断为。

胃镜中发现不代表胃的情况很糟糕,可能反而代表没啥大问题。

从出生到现在,经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我们的胃看起来实在不可能像婴儿那样粉嘟嘟,多少有些红斑、糜烂、皱襞变化,在传统胃镜医生眼中,这就是胃镜下的“胃炎”了。

从研究数据来看,目前肉眼看到的变化,不能简单提示病理角度的炎症,胃镜报告上的胃炎暂时只能说明你的胃长大后没有婴儿时期那么好看,并不能等同于炎症疾病。

现在我们的胃形成胃炎,大多数归咎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侵袭。

如果我们胃不舒服去检查只看到胃炎,除了排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外,还要追究不舒服的原因,比如常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痛,对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有时忍一忍,吃片药就过去了,似乎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这样真的可以吗?

很多人把胃痛不当回事,熬着熬着就成缠绵痴情的“老胃病”了!就是那种治一治好一点,时不时又犯了的那种老顽固~~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困扰我们的“杀器”:胃疼,胃病犯了!

到底是不是胃病犯了?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的疾病。大多数患者会表现为剑突下,上腹部,或者左上腹部隐痛、不适,伴有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反酸、烧心等消化不良等症状。

而且大多是遇到了诱发因素,就会加重,比如:饮食不洁、过饱、过凉、生气、劳累、感受外邪等导致胃的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成。

不要被假胃痛骗了

很多人就诊时会说自己“胃痛”,其实不一定是胃痛,也许是临近器官,因为脏腑定位模糊,很多人只是习惯性说肚子痛,又说不清楚具体哪里痛。

皮肤就不一样了,它的末梢感觉相当精准,在黑暗中,我们被蚊子咬,不需要开灯,我们也能准确找到痛的地方去挠挠止痒。

但胃(内脏)不是,我们的感受和语言很难描绘清楚。

所以对待“胃痛”时,要慎重,专业的事交给医生去做,千万不要随便吃胃痛药,只有搞清楚原因,确定病因,才能对症治疗。

对于慢性胃炎的人群来说,是非常难熬的,很容易反复复发!特别是不加节制的去消化饕餮大餐,让脾胃被迫加工,更容易复发。

正如《医学正传·胃脘痛》说:“致病之由,多由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煿,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疼痛。”

身体的肠胃它不怕饿、不怕半饥半饱,就怕堵。

如果我们吃进入的东西,胃的腐熟这个功能完不成任务,这些食物残渣停留的时间就变长了,该消化的没消化,该送走的没送走一样,胃里就塞车一样。

胃和脾同属中焦,在身体的中部,而且五行皆为土,是我们人体的中焦枢纽站,是我们的能量方。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说得就是脾胃这二个部门升降协调,才能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①如果脾气虚弱,不能升清,则上不得精微之滋养,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失去濡养,人会头晕眼花、脸色不好、精神疲惫;

②如果胃不降,中有浊气停滞,会有纳呆脘闷、胃脘胀满、便秘等;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出现恶心、呕吐、呃逆、嗳气、口臭等症。很多人以为口臭是口腔引起的,其实是胃里的食物停留过长,腐烂发出酸味,嘴里才有异味,这些都是身体自然的本能反应,告诉你别吃了,即使吃下去,它也没办法好好消化。

现在你们知道胃有多重要了吧,胃气是一身之气的来源,在临床治疗中,医生都要特别注意“勿伤胃气”,不要轻易地损伤它了,否则受纳功能失常,百药难施,就连药物配比,都要考虑顾护脾胃。

如何正确养胃?

1、不要胡乱吃药

很多人对胃部胀痛、腹胀不重视,难受了吃止痛片救急等等,这是不可取的!

事实上,任何胃部不适都可能是身体在报警,一定要及时就诊,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

建议:不论在用什么药物之前,都要咨询医生或药师,一旦用药过程出现不适,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2、不要吃得太糙或太晚

现如今,“吃粗粮养生”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不少人每天红薯、玉米糁、野菜、韭菜等换着吃,甚至直接用粗粮代替大米。殊不知这样的饮食习惯并不正确,粗纤维食用太多,消化不了时就会以原形排出,不但浪费了营养,还会加大胃肠道负担。

还有胃的作息时间和人的作息时间一致,当我们在正常进餐后过多地进食,这些多吃进去的食物对胃是一种刺激。

长期过多进餐,慢性糜烂、损伤、溃疡就可能接踵而至,给罹患肿瘤埋下隐患。

建议:粗粮占主食的1/3左右即可,尽量煮得软烂后食用。老年人及胃动力不足等人群,要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减少粗粮比例。

睡前1-2小时尽量不要吃东西,即使吃也要吃得清淡。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只吃七八分饱,吃时细嚼慢咽,食物嚼得越细,才能充分变成食糜状,这样会大大减少胃的负担,避免进食过烫、过冷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3、养胃需分体质

①阳虚型

特点:喜食冷饮,但食用生冷后常出现腹胀、胃痛、腹泻;或平素体弱多病,受寒易胃痛。表现:舌苔薄白;口淡不渴,易消化不良;畏寒怕冷;常大便溏泄或者便秘。养护原则:暖胃、散寒、温通。养护法:忌生冷、辛辣的食物,宜细软、易消化的食物。气温较低时可以用暖水袋敷胃暖胃,或者胃痛时服用安中片等等、

②阴虚型

特点:平时喜欢吃辣、热、煎炸类食物,食后烧心、反酸、爱打嗝。表现:舌苔暗红、少津;有口干口渴、食欲难振,身体迅速消瘦;脘腹胀满、反酸烧心;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养护原则:滋阴清热。

养护法:饮食清淡,定时定量、少吃多餐;避免熬夜;可多吃雪梨、百合、莲藕、银耳、山药等能滋阴润燥的食物,或者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服用康复新液加快修复胃黏膜。

目前,比较多胃炎或者胃溃疡的人群是阴虚体质人群,有条件的人群可适当根据自身情况煮石斛水吃等等。

4、推拿+艾灸

对于食积、脾虚等导致的胃胀胃痛,我们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专业正确按摩手法下+艾灸来促进消积,运化脾胃,从而使胃气功能正常运转。

5、规律运动

规律运动,预防感冒,提升免疫力,可以有效避免胃痛发作,帮助脾胃把气血药力运化开来,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练武;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微动,要像春风拂柳那样运动开,比如: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站桩等等。

6、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胃部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胃肠病高危人群,能够迅速发现病变,从而及时就医干预,有效治疗。

调理胃病,调养跟用药须并行,三分治,七分养。健脾养胃是我们每个人一辈子的功课,只有脾胃好了才能吃嘛嘛香,健康无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