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日本胃癌治愈率高达80,中国只有30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 http://pf.39.net/bdfyy/
防癌抗癌,讲究方法!

胃癌5年生存率,是指胃癌病人接受治疗后经过5年还存活着的比例。

根据国内外的统计报道,日本的胃癌综合治愈率高达80%,1期胃癌甚至达到了98.1%!远超中国和美国的30%~40%,可谓一枝独秀,甩了我们几条街。

有钱人可以跑到日本去体检、手术。普通百姓该如何办呢?

我们不妨学习一下他们的抗癌防癌经验,真正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拒胃癌于千里之外!

图片源于

胃肠病科普头条1全民早筛查

日本的5年胃癌生存率高,原因就是检查出来的多为早期患者,病情发展比较慢,复发转移几率低。同时,由于患者年纪轻、体力状况好,更能耐受手术和放化疗,因此治疗效果当然就好。

日本对付胃癌的秘籍就是全民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年有40万人进行了检查,到了年有万人,年后每年都约有万人进行胃癌筛查。

日本胃癌早期诊断率高达50%至70%,而早期胃癌的治愈率大于90%,甚至是接近%。

美国胃癌发生率很低,属于少见病,与乳腺癌、大肠癌、前列腺癌等在美国高发的癌种比较,胃癌防治并没有受到美国人充分的重视,早期发现率低。

而中国作为胃癌的高发国,民众防治意识却不高,只有10%至15%的早期胃癌发现率,很多人一经诊断就是进展期的胃癌了。

超过70-80%的人活不过5年,很多人确诊后在几个月内就死亡了。

2胃镜筛查

既然日本胃癌治愈率高归功于日本胃癌的早发现早治疗,那么他们如何做到的呢?

很简单,主要依靠内镜的筛查。

在我国很多人眼中,胃镜是一个让人闻之色变的检查,许多人因为拒绝胃镜检查而延误了病情,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很少有人主动要求胃镜检查。

早期胃癌(图片源于

胃肠病科普头条)

早期胃癌(图片源于

胃肠病科普头条)

注:上面两图这种微小的病变,其他检查手段是发现不了的。

据报道,日本人口为约1.27亿,每年总共约完成万例胃镜检查,意味着每年12.5%的人都去做了胃镜,也相当于在5年中,有62.5%的人至少做了一次胃镜。

换句话说,也就是高危人群几乎全都做了筛查。

而反观我国,许多人对胃镜有恐惧感,胃镜的检查率非常低,早癌发现率低于20%,五年存活率低于30%,大多数被确诊的人可能熬不到5年。

而值得注意的是,早期胃癌患者80%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即使有症状也是一些非典型性症状,如食欲不振、腹部不适等,患者很难引起重视。

因此,只有定期的胃镜检查才能发现它的蛛丝马迹。

根据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胃癌5年生存率数据: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胃癌5年生存率数据(图片源于

胃肠病科普头条)

一期胃癌5年生存率高达98.1%,

二期胃癌:66.4%,

三期胃癌:47.3%,

四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仅有7.3%。

由于日本的进展期胃癌占比很少,所以日本胃癌患者总体5年存活率高于80%,在全球一枝独秀!由此可见,早发现早治疗有多么重要!

对照一下我国的数字:

总体5年存活率低于40%;

三四期胃癌占到综发病数的80%,5年存活率小于30%;

只有15-20%的患者是早期癌。

也就是说大多数患者,活不到5年。

早期胃癌可以在内镜下完成,不用开刀(图片源于

胃肠病科普头条)

没有症状如何确定筛查时间呢?

最理性的做法就是定期体检,尤其是35-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至少应体检一次。而这种体检应包含胃肠镜检查。

在消化界有一句话非常流行:不包含胃肠镜的体检都是耍流氓!

因为任何先进的仪器都替代不了胃肠镜。

目医院都配备了高清胃肠镜,而且有无痛内镜,机器有日本的也有国产的,绝大多数早癌都能发现,也早已经告别了令人畏镜的时代。

对于基层卫生院和社区中心配备胃肠镜,也是许多专家们的建议,由于进口内镜昂贵的价格(数百万元到千万元不等),让很多基层医疗机构望而却步。

然而,国产内镜悄然的发展,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由于高清、价廉、易于操作等,很受基层医生和患者的欢迎。

此外,胶囊内镜的逐渐普及,也给许多害怕胃镜的人,提供了新的选择。

3生活细节

▎冰箱:

在日本、美国都有冰箱大规模进入家庭使用后,胃癌发病率大幅下降的现象。冰箱的好处是可以让食物里的细菌不要那么疯长,不用使用那么多的防腐剂,包括使用盐来腌制食物。

▎盐:

食物中食盐的摄入量,跟胃癌的发病率也是正相关的。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每人每天食盐的推荐摄入量降到了5克。我国胃癌的高发区,比如浙江天台、福建沿海、辽宁庄河等地,都有长期使用腌菜、腌渍猪肉、咸鱼等生活习惯。4及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导致胃溃疡,活动性胃炎,并与胃癌发生呈正相关性。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胃癌的发病率,我国著名医学家季加孚教授的研究显示,可降低39%的胃癌罹患几率。

最近的研究表明,40岁前根除幽门螺杆菌,几乎可%预防肠型胃癌的发生。所以建议可以进行分餐制,减少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

日本规定12岁以上人群必须检测和根除幽门螺杆菌,并纳入医保计划,无论有无症状都建议根除。预计到年,日本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将会降到5%以下。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感染人群达到7亿左右,达到56-60%,全民根除并不现实。但注意避免感染,重点高危人群及时根除则十分必要。对于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来说,及早筛查更为迫切!

5这些是胃癌的高危因素

以下重点人群要尽早进行幽门螺杆菌筛查和胃镜检查:

▎性别:

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所以,男性应该早于女性开始筛查。

▎地区差异:

某些地区由于饮食习惯、居住环境、饮水等因素造成高发,如辽宁、福建、浙江等地,因此这些地区的人群建议提早到35岁进行筛查。

▎遗传因素:

有胃癌家族史,罹患胃癌可能性比普通人高2~3倍。因此,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也应重视并提前进行相关检查。

▎年龄:

大约75%的胃癌患者年龄在50以上,因此,建议以40岁为胃癌筛查的起始年龄,有条件或高危因素多的人应尽量提前。

▎胃病病史: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呈正相关性,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未感染人群的好几倍。同时,有胃溃疡、腺瘤性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或异型增生、胃切除术后等病史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更加注意。

▎饮食、生活习惯:

长期吸烟、喜欢高盐饮食、爱吃腌熏煎烤炸食品、常常吃剩饭剩菜霉变食物……这些不良习惯也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

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胃癌发病率高,贡献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病例。在目前胃癌治疗手段没有取得革命性进步的背景下,做好胃癌的预防及早期筛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这些人是高危人群

长期进食腌制、熏制、烧烤、煎炸、高盐食物者。

长期吸烟饮酒者。

长期饮食、作息不规律者;熬夜、谨慎压力大、焦虑也会引起普通胃病加剧。

长期从事化工工作者,或者长期接触化工产品者。

家族有肿瘤病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消化道肿瘤。

有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慢性胃病者。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者。

年龄大于40岁,无论男女。

普通人该如何筛查?

一般建议筛查方案包括:

血清学筛查、幽门螺杆菌检查、胃镜检查。

▎血清学检查:

通俗叫胃功能四项,包括胃蛋白酶原1、胃蛋白酶原2、幽门螺杆菌抗体、胃泌素G-17。

可以判断胃功能的情况,从而发现高危人群。

▎幽门螺杆菌检查:

检查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常用的有碳13/14呼气试验、粪便HP抗原检测、快速尿激酶实验等。

不过,最简单便捷、准确、经济的检查还是呼气试验。

▎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发现胃、食管早期癌的唯一利器,是金标准,是任何检查手段都无法替代的。它能发现1-2mm大小的微小病变;

尤其是随着内镜放大、染色技术的提高,早期癌的发现率非常高。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结果正常,并不能保证没有胃癌!

来源:胃肠病编辑:Amlia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