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部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其主要是胃黏膜局部的细胞、腺体等增生肥厚所形成的。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饮食、遗传、免疫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些人没有明显的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腹痛、反酸、腹胀等消化不良或消瘦、贫血症状。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多种因素相关,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胆汁反流、免疫、遗传、年龄、高盐及低维生素饮食等因素相关。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列为一类致恶变因子。2、胆汁反流胆汁可损伤胃黏膜屏障,使黏膜修复功能减弱,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高龄、胃动力减弱、吸烟等可能是引起胆汁反流的原因。3、维生素缺乏已有研究表明萎缩性胃炎患者维生素B12、叶酸缺乏、长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抑制胃黏膜分泌维生素C,使维生素C对氧自由基和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下降,从而加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程度。4、免疫因素胃体萎缩性胃炎与自身免疫有关。5、生活方式长期过热、高盐饮食,水果、蔬菜摄入少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相关,与酗酒的关系尚不明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满、早饱、嗳气、恶心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早饱是指少量进食则有吃饱的感觉,也是胃或上腹部的一种胀满感。嗳气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打嗝、打饱嗝。少部分患者还可有乏力、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或者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1、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幽门螺杆菌在胃上皮寄生,分泌*素损伤胃上皮细胞以及一系列继发效应,最终导致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在我国萎缩性胃炎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加重或诱发的,因此治疗萎缩性胃炎首先应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此外根治幽门螺杆对预防胃癌也有积极的作用。2、一般治疗:包括戒烟、忌酒,避免过咸、辛辣、过热、浓茶、咖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防治幽门杆菌感染,规范抗菌治疗,复查。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分餐制、餐具消*,家庭成员一起治疗等。3.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饮食上尽量避免食用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过于生冷咸辣的食物,以及咖啡、浓茶等,戒烟酒,少吃烟熏及腌制类的食物。4.使用胃粘膜保护剂使用胃粘膜保护剂有助于改善胃粘膜的萎缩及肠上皮化生情况,减轻胃粘膜炎症。5.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叶酸补充维生素A、E、C、微量元素硒、叶酸等可降低胃癌的发生率。但要注意适量,不可矫枉过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1、定期胃镜复查:年龄40岁以上,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患者,要定期做胃镜复查。2、抗菌治疗:找准病因,如果感染幽门螺杆菌,应积极进行抗菌治疗,因为当今医学界公认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尤其对于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家族史、消化性溃疡等胃病的患者,建议考虑清除幽门螺杆菌治疗。3、口服保护胃黏膜药物:因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学表现是胃黏膜的损伤,患者可以服用具有修复和保护受损胃黏膜的中成药摩罗丹来治疗。4、治疗胆汁反流:胆汁反流是引起慢性胃炎的原因之一,在幽门括约肌功能障碍时,可因长期胆汁反流而破坏胃黏膜屏障,造成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而发展成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此情况下可应用胃动力药,防治胆汁反流,从而达到保护黏膜的目的。5、补充维生素:多吃新鲜果蔬,通过摄食大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等,已被多个国家写入癌症预防的膳食指南中。6、饮食疗法:胃酸过低和有胆汁反流者,宜多吃瘦肉、禽肉、鱼、奶类等高蛋白低脂肪食物,进食时应细嚼慢咽,忌暴饮暴食,避免长期饮浓茶、烈酒、咖啡和进食辛辣、过热和粗糙食物。同时少吃腌制食品,少烟少酒。医院健康科普平台,带您了解健康知识,让您有备无患,有患无忧!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