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慢性萎缩性胃炎,上篇 [复制链接]

1#
今天的主题是慢性萎缩性胃炎。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的社会压力让我们的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开始只是一些表浅胃炎后来慢慢发展成糜烂性胃炎,然后会变成萎缩性胃炎,后面就是胃癌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就是胃粘膜上皮与胃粘膜腺体的萎缩以及腺体数目的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有幽门和肠腺的化生,也就是说有幽门和肠粘膜的代替正常的胃黏膜,这叫化生或者是有不典型的增生。临床表现上腹隐痛,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医学标准: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离癌症只有一步之遥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如何形成的?慢性萎缩性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由于交感神经兴奋使胃粘膜缺血缺氧,从而造成胃黏膜坏死。第二个是长期服用大量如奥美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和一些抗生素,而胃液是对人很重要的东西人体胃液的作用?胃消化食物靠的是胃液,胃液的分泌腺,又分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内分泌腺分散于粘膜中分泌激素,外分泌腺有消化腺,贲门腺,泌酸腺和幽门腺。我们纯净的胃液是无色透明的酸性的液体,PH值范围是0.9~0.15,胃液的主要成分有盐酸,胰蛋白酶原,粘液和内因子。盐酸由粘膜的B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由粘膜的主细胞分泌的,粘液是胃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泌酸腺的粘液净细胞还有幽门,贲门的一些腺体来分泌的。粘液在胃液中为一种可溶性的粘液,空腹时很少分泌,进食时分泌增加,表面上皮细胞分泌的粘液呈果冻样,称为不溶性粘液,这种粘液主要覆盖胃粘膜表面。胃内还有一种内因子,内因子也有B细胞分泌。它们的作用:盐酸:1.激活胃蛋白酶原2.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盐酸进入小肠后,还可以刺激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促进小肠对钙和铁的吸收,如果盐酸分泌过多进入小肠,可以诱发溃疡胃蛋白酶:主要作用就是水解蛋白质粘液:缓解避免胃酸过多,对胃壁造成伤害,保护胃粘膜。内因子:与维生素B12结合,保护维生素B12还没有进到小肠之前被破坏,增加维生素B12的吸收。维生素B12不足就会造成贫血贫血最常见的是巨幼红细胞贫血和缺铁性贫血。造血的原料,一个是铁,一个是叶酸,另外一个是维生素b12,所以任何一种造血原料的缺少都会造成贫血。综上所述,我们的胃液有杀菌,消化食物的作用,同时胃液的一些成分——黏液和内因子又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下面讲一下胃粘膜的神经支配,营养以及血液供应胃黏膜由内脏神经系统支配,内脏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胃同时受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支配,当交感神经兴奋时,胃的腺体分泌减少,胃蠕动减慢,因此胃酸等就会分泌减少。另外,交感神经还管理着胃粘膜和胃基层的细小血管的供血,交感神经兴奋时,血管会发生痉挛,粘膜的供血也会减少,就会造成基础胃酸过多,腐蚀胃黏膜,就会形成胃炎,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也就是我们见到的大部分胃溃疡,都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胃酸在胃的潴留时间过长,同时还引起胃的供血减少,胃的保护力下降,在这两种原因下就容易造成胃粘膜的糜烂或溃疡形成。同时也受副交感神经支配,那么副交感神经的一支是迷走神经,是直接支配胃的,当迷走神经兴奋时,表现则与交感神经相反,也就是胃的蠕动增强,胃各个腺体的分泌增加,使胃排空过快,如果长时间迷走神经兴奋,就会造成胃酸的持续分泌,就会导致胃酸过早地进入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球部是碱性环境,就会被冲淡,逆转为酸性环境。我们都知道幽门螺旋杆菌是喜欢酸性环境的,喜欢寄生在胃部,如果十二指肠球部的碱性环境变为酸性环境,那么幽门螺旋感菌就会在十二指肠或球部寄生,那么常时间酸性环境的刺激就会造成十二指肠粘膜的糜烂或溃疡,甚至穿孔,绝大多数的十二指肠溃疡是因为迷走神经兴奋而造成排酸过快引起的病变。西医认为,无论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都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其实,幽门螺旋杆菌是我们人体正常的菌,喜酸性环境,生存于幽门部。幽门在胃的下口,这个部位是胃酸最多的地方,而十二指肠的正常环境是碱性的,不适合幽门螺杆菌生存。只有解除副交感神经兴奋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才能根治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