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硒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系 [复制链接]

1#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常见胃部疾病,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炎性反应及不典型增生。该病被认为是胃爱的癌前疾病,每年发生率为0~11%,而不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病率低于1%。

根据国内多年随访资料分析,其绝大多数预后良好,但有一定的癌变几率,其中大部分肠型胃癌是由萎缩性胃炎演变而来的;一般认为其癌变率是/p>

5?10年癌变率3%?5%,10年以上10%,

轻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2.5%?11%,

中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4%?35%,

重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10%?83%

但目前为止,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的治疗,目前仍缺乏有效的药物和手段。

目前,临床上对CAG主要采用抗Hp治疗和对症治疗,但并不能明显改善胃黏膜的病理学病变,因此仍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硒具有调节免疫、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是CAG的潜在疗药物,但其治疗疗效尚不完全明晰。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成分,是清除人体内氧自由基的重要的酶,对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研究发现其具有两方面的药理作用:

①硒是胃肠道黏膜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必需激活剂,而激活该酶可清除因胃黏膜中*嘌呤氧化酶活性过高所产生的氧自由基,防止氧自由基对胃黏膜的损伤;

②硒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可激活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增强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同时又可调节辅助性T细胞Th1与Th2间的平衡,阻止细胞因子过度分泌,阻止自身抗体的形成。

研究发现,硒元素与胃部病变密切相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硒元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功能及免疫调节功能。

胃病患者体内硒水平的降低,会造成免疫功能缺失及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引起胃黏膜屏障不稳定,*嘌呤氧化酶在应急情况下会持续升高,造成胃黏膜缺血性损伤,氧自由基增多,导致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病变,适当补硒对防止萎缩性胃炎发展成胃癌有很重要的作用。

正确补硒

米多伊以优质富硒大米、大豆为原料,运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研制而成,每罐含有机硒不少于20微克,成年人每天两罐米多伊,慢性疾病患者每天6到8罐就可达到人体硒摄入量的最低标准,是自然补硒的最佳方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