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于年5月6日发布每周观点(5月7日~5月11日):医药行业17年报及18年一季报小结。
核心投资逻辑
■年及18年医药行业持续回暖,内部分化加剧。从我国医药工业统计口径来看,年及18年一季度医药工业主营收入分别为2.82万亿、0.63万亿,增速分别为12.5%、16.10%;利润分别为亿元、亿元,增速分别为17.8%、22.5%,较此前几年呈现持续回暖趋势。从上市公司口径来看,年及18年一季度医药上市公司分别实现收入1.19万亿元(+24%)、亿元(+30%),扣非净利润分别实现亿元(+21%)、亿元(+37%)。若考虑到扣除新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版块个股主业变动调进/调出等不可比因素,我们预计医药上市公司整体内生增长仍然保持在较快的水平上。行业内部分化加剧,化学原料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板块表现亮眼。
■医保支付结构优化效果初显,医保资金的腾笼换鸟为以创新药为代表的治疗性用药带来增量医保资金的支持。从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历年收入与支出情况来看,自年起医保收入增速略超支出增速,年及18年一季度基金收入增速分别为35%、32%,支出增速分别为33%、26%,结余率分别为19%、34%,医保支付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我们判断主要与支付结构优化有关。根据IMS《中国医药市场概览》中披露,自医院(床位大于张)市场增速不断下滑,Q1-Q4增速分别为7.3%、6.3%、6.2%、3.33%。医院端增医院端开始对辅助用药、中药注射剂等非治疗性用药重点监控,限制用药和控费趋严,医保支付结构得到了优化。当前医药背景下,医保支付结构的动态调整导致临床用药结构的变化,而本土企业市场占比较高的辅助用药、抗生素、中成药、静脉用溶液等非治疗性用药受*策影响增速迅速下滑,而临床疗效确切、刚需的治疗性用药增长维持稳定,导致了自年开始本土企业与跨国企业的增速出现了分化。从当前药品类别市场的结构来看,未来我国医保支付结构的改善仍有较大空间,对亟需医保增量资支持的创新药、临床急需用药的普及性形成利好。详细数据与分析请看报告正文。
■短期来看:1)战略性和方向性看好创新药领域,推荐安科生物、复星医药、恒瑞医药、康弘药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