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人文
科普
服务
最近经常有人问我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怎么回事,要怎么才能防治或者治疗,正好前段时间有一个朋友,来找我看病,也是查胃镜后是萎缩性胃炎,今天就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一起总结下萎缩性胃炎的防治吧。
先简单说一我那个朋友的情况,王大哥今年52岁,近两年来反复出现上腹部不适、饱胀感、反胃气等症状,在当地诊所就诊反复复发,最近半个月症状逐渐加重,所以来我院就诊,查呼气试验显示幽门螺杆菌阳性,胃镜及胃镜下病例活检结果显示:轻度萎缩性胃炎,经过抗幽门螺杆菌、加强胃动力及保护胃黏膜等一系列治疗后,王大哥感觉症状明显好转了,但是最近这几天他又听别人说萎缩性胃炎有可能会癌变,自己又在网上看了很多内容,表示很担心,吃不好睡不好的,医院找我咨询了几次,才情绪稳定了下来。
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发病率较高,一般为反复发作,不容易治愈,也确实是癌前病变的一种,所以越来越被人重视,有部分患者在被确诊为此病后出现了“恐癌”心里,压力很大,到处查询此病资料,其实没那么大必要,并不是所有的萎缩性胃炎都会最终发展为癌症的。
随着年纪越越来越大,胃也慢慢变老了,萎缩也就多了,萎缩越来越严重,土质越来越差了,癌就容易出来...年纪大了胃有点萎缩是很正常的,重点要注意是的:
1、严重不严重:中度、重度萎缩属于严重,轻度是不要紧的;
2、有没有肠化:中度、重度肠化属于严重,轻度是不要紧的;
3、有没有异型:全名叫做“异型增生”,有的话要重视,特别是中度、重度...(还有一种说法叫“上皮内瘤变”)
那么萎缩性胃炎应该怎么治疗和预防进一步发展呢?
第一、定期的复查是防控的第一要素
根据目前资料研究结果来说,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为0.5%~1%,如果并没有胃黏膜非典型增生或者肠上皮化生的情况的话,可以每1~2年做一次胃镜复查一次;如果有中~重度萎缩或者肠上皮化生的话,就得1年复查一次;如果是胃黏膜有轻度非典型增生的话,复查胃镜时间就得根据具体情况缩短到6个月一次了;粘膜如果有重度非典型增生的话,就必须进一步进行内镜下微创治疗,甚至手术治疗了。
第二、必须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幽门螺杆菌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了吧?以前的文章也详细介绍过这个细菌的危害,胃出现萎缩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吃的太咸;经常吃发霉、腌的、烤的、炸的东西,经常抽烟喝酒,吃的东西里面有很多亚硝酸盐、硝酸盐(比如隔夜菜...),水果蔬菜吃的少...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幽门螺杆菌!这个菌可以让胃的黏膜从浅表性胃炎变成萎缩性胃炎,更严重的出现肠化,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部分都不太容易变癌,每年不到1%,但,如果有个这个菌一直在,它就容易往下一步发展了,离胃癌又近了一点。
第三、一定要注意日常的生活、饮食习惯,所以我们要重视以下四个方面:
饮食一定要规律
不要狼吞虎咽
戒烟禁酒也很重要
保持良好的心情
总结:发现了萎缩性胃炎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若不坚持治疗或复查,非要等到出现了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才重视岂不是自欺欺人,要知道轻、中度萎缩性胃炎经治疗多数还是可逆的,而重度萎缩性胃炎可逆性很小。
坚持规范治疗与复查萎缩性胃炎发展成胃癌概率非常低。且定期复查才能在癌前病变期就进行及时处理,就避免了癌变出现了自己都不知道的懊恼,正规诊治与复查才是消除忧虑的最好方法。
往期内容|回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