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汤圆的真实故事,发生在80年代,主角就是我,现在想想还挺有意思的,我把故事讲给女儿,她完全get不到要点,甚至一脸蒙,时光荏苒,平凡岁月总有酸甜苦辣,最后却总是带着甜味儿!
父亲85年就走了,我妈一个人带着3个孩子,我是老大,也才十几岁,下面还有妹妹和弟弟。妈妈起早贪黑干活儿,很辛苦还挣不到多少钱。日子过得是真不容易,我妈要强,除了干地里活儿,抽空儿还要去集镇上倒点鸡蛋鸭蛋啥的补贴家用。日子虽苦,却也有许多幸福时光,春天的蒜苗焖面、夏天1毛钱3根的冰棍,秋季喷香的炒黄豆、冬季火盆里的烤红薯和爆米花……
当时我们姊妹三个一个初中两个小学,做饭洗碗喂猪养鸡这些事儿我们都会,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呀。可毕竟还是孩子,蒸馒头烧干了锅,早上睡过头没有起来做早饭,擀面条水多加面面多加水却怎么也弄不成面团,哭鼻子的时候也不少。
儿时那些美好和不美好的故事都跟吃的有关,第一次见到汤圆就是一个辛酸的故事。我妈利用农闲时间倒鸡蛋鸭蛋赚零花钱,时间长了也有了一些固定的主顾,当时油田正在建设中,有很多来自外省的建筑队,老妈跟建筑队的食堂主管苏阿姨关系很好,阿姨时常给我妈一些好吃的,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才第一次见到了粽子、汤圆这一类的糯米食物。
那年春季,我转学后住校了,一周才回家一次。周末回家,老妈总是想办法给我做些好吃的,做晚饭的时候,老妈说苏阿姨前几天给了一些汤圆,专门我留了几个。我赶紧跑到堂屋去拿,打开柜子,看到盘子里有几个带着黑斑的汤圆,端起就往厨房跑,边跑边喊,这汤圆咋还做这么好看呀,还带着花纹。我妈接过盘子,有些伤心地说,这汤圆怕是放坏了吧,你苏阿姨给我的时候是白色的呀,这个肯定不能吃了。听到妈妈说不能吃了,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都没有见过汤圆,我都没有吃过汤圆呀,它咋就坏了呢?哭也不敢放声哭,为吃的哭显得没出息,不但不会得到安慰,还会被妈妈批评,悄悄擦掉眼泪,心里那个难受啊!
后来日子慢慢好起来了,我妈跟着苏阿姨学会了包汤圆,第一口吃到丝滑甜蜜的汤圆时,我再一次落泪了,原来还有这么美好的食物啊!时光荏苒,长大了,变老了,关于汤圆的记忆始终那么清晰,它已经超越食物本身了。#窖藏88岁月弥香#
贵州习酒53度酱香型白酒窖藏ml单瓶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6%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购买“窖藏88岁弥香--我与光阴的故事,感谢贵州习酒发起的本次活动,让我有机会为大家分享我80年代的故事”,当年的辛酸早已陈化,变成了岁月的丝丝甜蜜。感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