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是元宵
龙狮在舞,春风在笑,千家万户乐元宵。
汤圆飘香,彩灯高照,男女老少闹元宵。
人间最美是元宵,快乐日子节节高。
好运连连岁月娇,奋斗路上多荣耀。
火树银花,天涯海角,天南地北万家笑。
锦绣中华,难忘今宵,五湖四海春意闹。
人间最美是元宵,幸福追着春风跑。
笑声如海歌如潮,锦绣前程多自豪。
人间最美是元宵,快乐日子节节高。
好运连连岁月娇,奋斗路上多荣耀。
人间最美是元宵,幸福追着春风跑。
笑声如海歌如潮,锦绣前程多自豪。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便是此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儿时的元宵节,经历过散灯花的习俗。“灯花”就是用普通的皱纹纸做成,一般要选五种颜色,把纸裁成小块,用剪刀剪七八个口,不能剪透,然后用手慢慢的横着捻成细细的螺旋状圆椎体,尖端的开口自然张开,犹如一颗豆芽菜。底部因有剪开的几个小豁口,很方便的就成了一个车轮形底座,放立时很平稳。在“散灯花”之前要把灯花点上少许香油或花生油,然后屋内最里面开始,向外散放点燃,类似火炬传递,一直延伸到院门外。如今,由于防火、卫生等多种元素,这个民俗已经消失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山区供销社工作。那时的供销社,都有糕点加工作坊。到了元宵节之前,就要加班加点加工元宵,供应市场。当时的技术手段落后,基本都是手工。除了磨江米面用机器,作馅、摇元宵等,都是手工。摇元宵是用长簸箕,先放一些江米面,再放切成小方块的元宵馅,拉起簸箕来回摇动,这些湿乎元宵馅,就会沾上江米面,慢慢变大、变圆。别小看这个活计,它除了是个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技术过硬的师傅摇出来的元宵个头圆润,大小均等,卖相好,深受顾客欢迎。
元宵节也称为“灯节”。据传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在前几年没有疫情的时候,平谷区每年元宵节都举办京东文化庙会。庙会内容包括京津冀文化展示、商品展销、惠民服务等五大类,包含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展、京津冀商品展销、精品文艺展演、冰雪娱乐运动等活动。“逛京东庙会乐万家生活”成为家乡人们的一大节日乐趣。
今年过年恰逢冬奥会,在我区最大的休闲广场,摆放了多个冰墩墩、雪容融充气吉祥物。到了晚上,像彩灯一样特别亮,既增添了节日气氛,也烘托了奥运氛围,拍照的小朋友络绎不绝。今年年节也是全市禁放开启之年,整个节日,还真听不到鞭炮声,看不到点烟花。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提高,响应号召,文明过节,一起向未来,我们的未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