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元宵佳节,祈福安康,守万家灯火时
TUhjnbcbe - 2024/12/31 9:25:00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古时候人们把正月称为元月,元在说文解字里是“起始”的意思;霄的本意是:入寝,后来“宵“指入夜时段,大概是现在的晚上八九点的样子,所以这天晚上叫做“元宵,元夜或者是元夕”。

元宵节传说一

据说在汉武帝的后宫里,有个叫元宵的小宫女,自从11岁入宫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家人了,每到腊尽春来的时候,小元宵就比平时更加的思念家人。

有一年冬天,漫天的大雪已经下了好几天了,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御花园的梅花也都竞相开放。东方朔想趁此到御花园去折几支梅花,刚一迈入园子里,一股令人神韵清逸的清香迎风送来,只见几株梅花正傲然怒放着,那红色的小小花朵在雪中傲然挺立,惹得东方朔一阵赞叹。

东方朔刚刚折下一枝梅花,就发现在最里边的梅树枝上挂着一条白练,在墙角处有个身穿浅色衣服的小宫女,正埋头低低的哭泣呢。东方朔心里有些奇怪,便上前询问。

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自从入宫与胞妹分别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家人了,也不知道爹娘还在不在世?越说想念越重,越说越难过,她觉得自己不能时时陪在父母的身边尽孝,这皇宫又出不去,苟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还不如一死了之呢。东方朔听完后,对元宵特别的同情,随即向元宵保证,一定想办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第二天,东方朔就在长安街上临街摆起了一个占卜的小摊,许许多多的人都争着来找他占卜一卦。很奇怪,每个人所求的签上,都写着“正月十六火焚身”的字样,一时间,长安城里人心惶惶,大家心里一片恐慌,都纷纷的来找他,向他寻求这可以解的方法。

东方朔用手捋捋胡子,故作正经的说:“这签上的意思就是说,在正月十三的晚上,火神会下凡查访,长安城这次犯了天劫,玉帝降旨要放火烧掉长安城。”大家一听吓得浑身哆嗦,连忙询问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化解啊?

他摇摇头道:“天机不可泄漏。”说完扭头就走。后来一传十,十传百,这件事就传到了皇帝的跟前。皇帝听闻后也是大惊失色,连忙派人去请东方朔。

东方朔听完皇帝的话后,低头沉思片刻道:“听说火神最爱吃用糯米做的汤圆,陛下的宫里可有会做汤圆的宫女吗?”

武帝连忙询问身边的人,一直陪侍左右的宦官说:“回陛下,宫里有一个叫做元宵的宫女会做。”

东方朔道:“那就好办了嘛,在上元节的晚上可以让这宫女做好汤圆,陛下焚香上供,还要传令让长安城里的老百姓,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要天下的臣民在十五的晚上挂上灯,满城点上鞭炮,放烟火,就好像满城大火的样子,这样也许就可以瞒天过海了。此外,还要让城外的百姓也在这一天进城观看灯火,宫里的人也可以混杂在人群中,这样或许就可以消灾解难了。”

武帝听后,就马上传旨全都照着东方朔的方法行事。

到了正月十五的时候,长安城里每一家都早早的在自家门前挂上灯笼,街上的人也越来越多,整个长安城灯火通明,各处的鞭炮声也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宫里的宫女太监,也三三两两地拿着宫灯上街游玩。宫女元宵听了东方朔的话,手里拿着一个大大的莲花宫灯,宫灯四面用笔写上元宵两个大字。当人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宫灯时,都惊喜的高声喊道:“元宵,元宵!”

元宵的父母亲人听说以后,也进城观灯,希望可以在晚上能见到自己在宫里的女儿。他们听见有人在喊元宵时,便朝着那个写有元宵字样的宫灯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喊着元宵。宫女元宵听见喊声,也迎着喊声向前走去,终于和家里的亲人相见了。

经过这一夜的热闹后,长安城果然平安度过,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武帝大喜,当即就下令以后每年的正月十五都要做汤圆供奉火神,这一天照样全城家家挂灯,放鞭炮,烟火。

人们也因此把汤圆叫做元宵,把正月十五这一天叫做“元宵节”,寓意团团圆圆!

元宵节的传说二

元宵节起源于东汉明帝时期。传说当时有个叫做蔡愔的人,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的,终于到了大月氏国,在月氏国遇见了印度高僧竺法兰与迦叶摩腾。在蔡愔的再三邀请下,两位高僧答应蔡愔,带着佛经四十二章和释迦摩尼的佛像,回到洛阳。

汉明帝听蔡愔说印度摩揭陀国每到正月十五这一天,便会僧众云集,一起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日子。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就下令正月十五这一天的夜里,在宫里、寺院里点上灯,称为“燃灯表佛”。随着佛教文化的影响,慢慢的老百姓就在这一天点上各种灯,来祈求佛祖的庇佑。

还有一种说法,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据记载,汉代的老百姓们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手持火把,在山野田地之间来回奔走穿梭。

传说有山中的虫兽之类的东西,经常损害百姓的庄稼,后来人们便用树皮,艾蒿、稻草之类的东西紧紧扎起来,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点上火,用手持着来回奔走在田野上,以此来驱除虫兽,减轻灾害,同时也祈求庄稼能够获得丰收。

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的人数已达上万人,其中也增加了许许多多的项目,比如,猜灯谜啊,歌舞表演、庙会之类越来越繁华。现在有些地方还有用柏树皮,树枝做火把,人们成群结队高举着火把,在田地间或是晒谷场载歌载舞。

经过历史时间的演变,许多的东西都被淹没在滚滚向前的历史车流之中,唯有我们的文化,传统节日一直沿袭了下来。

唐代诗人崔液说:“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有着小李杜之称的李商隐也说:“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北宋文学大家欧阳修说:“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清代诗人符曾也说:“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关于元宵节的诗词还有太多太多,也希望天下所有善良的人们,都能团团圆圆,快乐安康!

1
查看完整版本: 元宵佳节,祈福安康,守万家灯火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