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历来有观灯习俗,故又有“灯节”之称。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正如辛弃疾词中所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过了元宵节,年就算过完了
今日开始
请继续在新的一年努力拼搏
为梦想再出发!
一元复始,大地回春
草木萌发,春山可望
愿你不负春光,勇敢追梦
人安心安,花好月圆。
元宵节安全
消费提示
元宵(汤圆)一直是元宵节期间主要的消费食品之一。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元宵(汤圆)产品,消费者该如何选购呢?温馨提示如下:
正确选择购买场所
建议广大市民到商场、超市等正规食品销售场所购买元宵(汤圆)。
仔细辨别更安全
1.看包装信息。选购时要注意包装袋是否密封完好,包装上的食品标签内容是否齐全,并印刷有清晰的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要购买处于保质期内的产品,不要购买或食用无标签或标签信息不全、有篡改痕迹的产品。
2.看元宵色泽形态。选购速冻元宵(汤圆)时,选择包装袋内冰渣不多,元宵色泽均匀、鲜亮,没有明显粘连,形态完整,没有裂口、明显裂纹或脱粉现象的产品。选购新鲜元宵(汤圆)时,观其外型应色泽鲜亮,若出现色泽暗淡、发灰、霉斑、糯米粉变红(配有红色粉料除外)等情况则说明糯米粉品质不佳或存放时间过长,不宜食用。闻其气味应有糯米粉和馅料的香气,而不能有霉味、酸败、哈喇等异味。
合理食用更健康
元宵(汤圆)中糖分和油脂的含量相对较高,不易消化,一次食用过多,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元宵(汤圆)黏软的糯米冷却后质地变硬,口感变差,最好趁热食用、适量食用。特别是消化系统相对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更要注意食用量,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等特殊疾病患者应谨慎食用。另外,食用元宵(汤圆)前可先吃些蔬菜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降低餐后的血糖反应。
科学储藏更妥当
家庭自制的元宵(汤圆)可直接放入冰箱速冻格中,冻硬后及时分装到不透水的食品袋中冷冻保存,避免交叉污染。食用前取出一次食量,不需解冻直接放入沸水锅煮熟煮透即可。由于家用冰箱的保存温度不易精确控制,建议自制的元宵(汤圆)尽快食用完。购买的速冻元宵(汤圆)应冷冻保存,不宜长期放在冰箱冷藏室,以防酸败变质。
票据保留利维权
消费者应保留好商品消费小票,就餐后如出现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保存就诊记录等证据,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或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原标题:《元宵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