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是我的真实想法。
8月份,我持续几天都胃疼,虽然不是疼得死去活来,但是隐隐作痛也很恼人,而且以往吃点药就可以制止,如今也不起作用了。
我从二十几岁就时常有胃疼毛病,偶尔不按时吃饭就会发作,又或者是有压力的时候也会表现,但都没有大碍,自己也没当回事。
去年有一段时间,每个月都疼几天,很规律,过了那几天又好了……我特意去看了看医生,女医生问了问我的症状和日期,淡定点点头:跟例假有关系……在我的要求之下开了点药,后来好像就痊愈了。
这一次不太一样。吃了药,也还是疼;而且这种疼,总是让我浮想联翩,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在我这个年龄,已经有这个朋友那个同学身体出现状况了,我一边瑟瑟发抖,医院。
克莱德先生十分气愤,他认为我应该马上挂号看医生,我心里七上八下的“万一查出点的什么来怎么办”的心思,他根本懒得care。
虽然我们总是嘲笑讳疾忌医,但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一点。
不敢面对,也不想承认,万一结果不太好,我宁愿什么都不知道……
当然我最后还是去看了。医生听了我简单描述后认为是胃炎,给我开了肠胃镜,说是年龄在这儿了,该做一下检查了。
好吧。
我选择的是无痛肠胃镜,在之前特意上网搜了一下,大家都说没啥感觉;身边的朋友之前做过的,也都说喝了泻药,第二天打了麻药去做就行;甚至我在看的美剧《东邻西舍》也在科普肠胃镜检查,好像凯文除了很饿也没什么反应,我放下心来。
谁知道呢?!
大家都说“没什么感觉”的泻药,在我身上却发挥了狰狞的作用,可以比得上我人生任何一次肠胃炎那么严重,上吐下泻,浑身发冷,满身虚汗,肚子疼得昏天黑地,最痛苦的时刻,竟然冒出“昏过去算了”的念头。
折腾了一晚上,第二天竟然还能爬起来去做检查,我也是很佩服我自己(主要是我已经经历了炼狱般的痛苦,不想白白浪费)。
我之前就总感慨,医院,都会对生命多一些唏嘘,这一次也不例外——
医院门口的自行车停放区,一个穿着校服的孩子蹲在地上,看上去很难受,他妈妈正在旁边停放电动车。这孩子跟豆豆差不多大,大约是上课的时候感觉到不舒服,妈医院;
到达在检查的那一层,有位年龄比较大的老爷子坐着轮椅被推出来,他略有些兴奋和感慨地跟周围的几个人讨论了好几遍,没想到自己的胃镜竟然这么顺利,家人也都很附和和安慰他,说他了不起,医生都觉得很惊讶;
碰到一个丈夫在帮助妻子轻轻地捶背,楼梯口有两个中年女人在一起聊天,神色有些悲怆;
……
在医院,欢喜悲伤每时每刻都在以很极端的方式上演,宣告着我们的脆弱,也证实着我们的坚强。
麻药起作用之后,我进入一无所知的状态,再醒来的时候,克莱德先生已经在我身边了。
这次做检查,他比我紧张多了,我甚至嘲笑他小题大做,毕竟我也是做过剖腹产,进过手术室的人,还会怕这种无痛检查?
我甚至有点想嘲笑自己之前的害怕做检查,你看,这不是也没事儿吗?
有个小朋友听说我做了胃镜特意来问我,我还跟人家说:不要讳疾忌医,做检查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
其实道理都懂,但是有时候,医院转一圈才会加深理解。
比如,看到那个蹲在地上的小朋友,我很同情他,也会想到豆豆哥只要身体健康其他真的没那么重要;看到生病的老人,我也会想到我的父母家人,真的是只要身体健康,其他都可以无所谓……
前些年看《皮囊》的时候,深受触动。医院里,这种感触会深刻太多。
这世界除了生死,没什么大不了。
为了自己和你爱的人,好好保重身体。
毕竟,一切来日方长,都要从我们自己开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