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冬至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每年公历12月21-23日左右,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意味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作为农耕社会节气中的重要一员,从古至今都深受百姓重视,民间一直有冬至大似年的说法,具有非同寻常的文化意义。
我国的冬至饮食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差异。由于不同地区制作食物的原料和方法不尽相同,以及风俗习惯和饮食喜好的差异,因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北方—水饺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在我国北方,每年冬至这一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冬至吃饺子主要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语。
饺子作为面食,有馒头、烙饼、面条所不能比拟的优势,那就是食物种类齐全,兼具谷类、蔬菜类、动物性食物(肉、虾、蛋)、油脂类。吃一顿饺子,至少能摄入4种食物,更符合食物多样化、平衡膳食的原则。而且蒸饺子、煮饺子的健康烹调方法,还保证了营养素的较少流失,减少了烹调油的用量。
虽然饺子有很多好处,但也要注意,拌馅的油不选择动物油,饺子馅多放蔬菜,还可以在饺子皮的白面中加入一些荞麦面、玉米面等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皮薄馅嫩,味道鲜美的饺子作为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代表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内涵,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方—汤圆
在南方一些地区,每逢冬至来临,则比较盛行吃汤圆,取其团圆的意思。这一天家家都会磨糯米粉,并用糖、鲜肉、黑芝麻、花生、豆沙、猪油等做成馅,搓成圆形,下锅煮熟。汤圆吃起来香甜软糯可口,回味无穷。自己吃的同时,也会赠送亲友以表达合家团圆美满祝福之意。
给爱吃汤圆的朋友们提几条小建议。
别看汤圆小小可爱的样子,但它的能量可不低呢!由于馅料里含有大量的糖和脂肪,几颗汤圆就等同于一顿饭了。不建议您吃正餐的同时,再来一碗汤圆,能量容易超标。
吃汤圆的这天应少吃些主食(吃1两汤圆就应少吃1-1.5两米),家里的饭菜以清淡为主,少油少糖来平衡汤圆的脂肪、糖和能量。
汤圆一定要趁热吃(但不是吃烫食),汤圆用的糯米粉质地粘糯,主要成分为淀粉,放凉后淀粉容易老化,不易于消化,这时候再吃容易增加胃肠负担,一次以4-5个小汤圆为宜。
水饺VS汤圆
同样重量的5个饺子和汤圆,明显汤圆的能量、脂肪更高,这也是为什么说吃汤圆这一天饮食要清淡。
而市售水饺在蛋白质方面更有优势,这和它包含(肉、虾、蛋)的优质蛋白食物有关。
但市售水饺的钠含量不低,意味着如果吃15个水饺(相当于我们一餐的量),盐的摄入有4g左右(1g盐含钠mg),而我们一天盐的推荐摄入量在6g以内,所以建议您尽量自己包饺子,更好地控制油和盐量。
冬至已至,不论你pick饺子还是汤圆,我们都要吃的健康、营养。好营养在这里祝大家阖家幸福、团团圆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路童
注册营养师
审稿史仍飞
医学博士
编辑Elva
校对Leiyuk-yan、Ying
欢迎联系中国好营养进行转载合作
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