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化科李婕琳副主任医师
营养、能量是维持人体机能、保证生命活动的必需品,我们获取营养的基本方式就是吃东西。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大家不再单纯地追求温饱,而是用精致的眼光挑选自己喜欢的食物。俗话说“病从口入”不光指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其中也包括不合理、对身体健康有害的食物或饮食方式。
由于现在的食物种类、口味、烹调方式数不胜数,很多人在大快朵颐的同时,已经给消化系统造成压力,肠胃、食道收到很大损伤。今天就说说4种对肠胃、消化系统有害的饮食行为,希望能大家能引以为戒。
4种有害的饮食行为
第一种:贪吃伤胃的食物
食物伤胃可以分成器质性损伤(也就是硬物、难消化)和功能性损伤(消化吸收生成有害物质),在此以柿子和鲜枣为例。柿子肉质很甜,但皮很涩,经常吃柿子尤其是空腹吃柿子,会引起柿子中包含的单宁物质与胃酸结合形成凝固物,这种凝固物越聚越多就会形成胃结石。
鲜枣虽然口感香脆,但是肉质坚硬,不利于消化,如果未充分咀嚼,成块的鲜枣肉会刮伤食道黏膜、胃黏膜,吃多了还会引起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对于胃炎以及胃溃疡患者来说,鲜枣最好别吃。
第二种:烫食、辣食
辣味食物是现代很多年轻人的最爱,吃辣还要趁热、趁烫吃。然而,辣和汤都会对食管、胃部以及肠道造成损伤,长期摄入这类食物,食管黏膜、胃黏膜、肠道黏膜极易被破坏。
临床上很多消化系统溃疡、炎性疾病患者,都是烫食、辣食的爱好者。更重要的是,在长期的这种饮食习惯下,炎性与溃疡性疾病还会进一步发展,病变区域由表面深入到内部,癌变的发生率会增高很多。
第三种:香烟和酒不离手
作为Ⅰ类致癌物的香烟和酒精,它们的危害不用多说了。生活中很多人吃饭离不开酒,饭前饭后还要“来一根”,每天甚至吸1-2包(20-40根)香烟。如此行为会令五脏皆伤,消化系统各个脏器的黏膜均受到严重侵害,溃疡、糜烂性病变容易高发,长此以往,癌变率相当高。
第四种:餐具共用、饮食不卫生
同在一个桌子吃饭最大的隐患就是交叉感染病菌,幽门螺杆菌就是其中之一。它也是Ⅰ类致癌物,尤其与胃癌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同桌吃饭的人有一名感染者,基本上其他人都很难幸免。并且,经常吃生鲜、残羹冷饭、饮食/烹调环境不卫生、也是导致幽门螺杆菌出现的因素。
远离消化系统疾病,要做好这几项防护工作
1、细嚼慢咽
为了避免整块食物进入胃部增加消化负担,吃饭的时候应该细嚼慢咽,绝不能狼吞虎咽。并且,慢慢嚼可以让唾液淀粉酶帮助食物分解,降低消化系统工作量,还能有利于减肥。
2、有病就要查
判断疾病的最佳方式也是唯一靠谱的手段就是检查。无论是否确诊过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肠炎、食道炎等,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异常情况,医院做正规检查。
要知道,幽门螺杆菌、消化系统早期的异型增生和癌变,很可能没有症状或与普通胃病症状相似,但从不良反应无法判断具体情况,只有做检查才能起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3、常规护理
肠胃以及整个消化系统的日常护理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远离有害的、刺激性的饮食;二是合理安排进食时间与食物温度,避免出现饥饱不定、过冷、过烫的情况出现;三是穴位按摩,人体“中脘穴”可以调动脏腑元气,对胃肠道有恨到好处。具体位置在胸骨与肚脐中间位置,每天按摩3-5分钟即可达到调理内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