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香馅裹樱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都说赖家粉馅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各位看官,大家好!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各地名小吃不胜枚举。对于成都印记,大家除了美景那就是美食了,今天小编和大家说一家卖了多年的成都美食“赖汤圆”。
赖汤圆话说这一年,四川资阳人赖元鑫因为生活原因,于是跟着堂兄跑到了成都,由于不识字没办法,经堂兄介绍到了一家小馆子当学徒,想通过学徒以后走上一条谋生的路子,无奈实诚的赖元鑫看不惯老板的一些行为,被老板辞退了。
这下麻烦了,以后怎么办?此时赖元鑫看到街头巷尾挑担卖汤圆的生意不错,一般只要有“汤圆”的叫卖声,总有人过来买一碗吃。这也不错啊!于是赖元鑫找堂兄借了点钱,添置了设备,也开始担起担子卖起汤圆来。但是偌大个成都,街头卖汤圆的摊子也是很多,要想站住脚,可不容易哦!
因此,实诚的赖元鑫自己默默订了规矩:质量要好,价格要低,服务要好。在质量方面赖元鑫自己磨粉,自做馅料,卖完早场,就开始准备晚上卖的汤圆。这样诚信经营,生意怎么可能不好了,慢慢的自己的客户群就形成了,生意也一天天红火起来。
赖汤圆经过近30年的积累,赖元鑫在成都的总府街口买了间门面,开始了固定经营,此店只卖汤圆,取名“赖汤圆”。
赖汤圆赖元鑫很喜欢琢磨,很快品种由最开始的黑芝麻、洗沙心两种,增加了到了玫瑰、冰桔、枣泥、桂花、樱桃等十多个品种。形状也发生了改变,从最开始的圆形的、到了椭圆形、锥形、枕头形等等。还开发出了鸡油四味汤圆,一碗四个,四种馅心,四种形状,吃时配以白糖、芝麻酱蘸食,更是风味别具。
很多顾客都是慕名而来,于是赖元鑫生意更好,当然名气也大了起来。特别是在成都的资阳同乡会里,这个一字不识的文盲,却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
赖元鑫和资助学校师生照片局部赚到了钱,目不识丁的赖元鑫却想到了小时候没有收到教育的苦处,于是开始助学,年,家乡资阳要筹建一所中学,邀请赖元鑫回乡观光,他当场捐赠了担(约合2.5万多公斤)谷子,做为当时的资阳县私立储彦中学的办学经费。这项捐助一直持续到了年。50年代,赖汤圆经过改造成为国有饮食门店,从此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赖汤圆入锅多年后的今天,赖汤圆已经从以前汤圆心子、汤圆粉、醪糟、汤圆、水饺、抄手后,相继开发出粽子、馒头、包子等速冻方便食品。它不仅汤圆生意兴隆,它的汤圆馅料也供不应求,年销售量达万公斤。甚至卖到海外。
年赖汤圆被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企业;年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华名小吃”称号,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局授予“中国名点”,年赖汤圆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汤圆谐音团圆,每逢新年都是一家人团圆的传统节日,这时候一碗汤圆端上来,不仅仅是一道美食,它更寄寓人们渴望一家平安、团圆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