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慢性胃炎的综合管理
TUhjnbcbe - 2020/11/5 21:05:00

引言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性反应或萎缩性病变,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约占接受胃镜检查者的80%-90%[1]。该病症状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由胃黏膜炎症、萎缩、肠化到异型增生逐渐进展,最终导致胃癌的发生[1]。针对慢性胃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主要通过控制危险因素、缓解症状及改善胃黏膜组织病理学三个方面进行干预,此外,适当的心理干预、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也可提高治疗效果[2]。

一、危险因素控制

慢性胃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常见危险因素包括H.pylori(Hp)感染,胃癌家族史,长期服用NSAIDs或长期暴露于乙醇等可造成胃黏膜损伤的化学物质等[3-4]。

1.根除Hp

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与胃黏膜炎症程度、活动性、黏膜萎缩以及肠化分级等病理变化密切相关。证实Hp阳性的慢性胃炎,无论有无症状和并发症,均属感染性疾病,除非有抗衡因素存在,均应进行Hp根除治疗。根除Hp可减缓炎症向萎缩、肠化甚至异型增生的演变进程,降低胃癌发生率[5],最佳根除时间为癌前病变发生前。我国第五次Hp感染处理共识推荐应用铋剂四联方案(铋剂+PPI+2种抗菌药物)根除Hp,研究表明,铋剂四联方案根除Hp可有效改善慢性胃炎[6]。此外,中药治疗Hp相关慢性胃炎也取得了显著疗效,一项研究将91例Hp相关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摩罗丹、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铋剂四联疗法(胶体果胶铋、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疗程结束停药4周后复查Hp清除情况,结果显示,摩罗丹治疗组Hp根除率与对照组相似,均接近85%,且摩罗丹在改善症状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铋剂四联疗法[7]。

2.避免长期服用NSAIDs

NSAIDs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活性、直接损伤等机制损伤胃黏膜,长期服用NSAIDs是慢性胃炎相对常见的病因之一[8]。慢性胃炎患者应避免长期使用NSAIDs,对于使用NSAIDs后出现慢性胃炎症状者,需评估患者是否可停药,对于需长期服用NSAIDs的患者,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抑酸或胃黏膜保护治疗[1]。

二、控制症状,合理用药

慢性胃炎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一项全国范围的多中心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慢性胃炎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依次为上腹痛、腹胀、餐后饱胀和早饱,近1/3患者同时表现出上述2个或2个以上症状[9]。慢性胃炎尚无特效治疗,缓解症状为目前的治疗目的之一。针对不同的临床症状,目前临床常用药物如下:

1.抑酸药

抑酸药物可提高患者胃内pH值,降低H+浓度,减轻H+对胃黏膜的损害及H+反弥散程度,为胃黏膜的炎症修复提供有利的局部环境,促进胃黏膜的炎症修复。适用于以上腹痛、上腹灼热感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临床可选择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10]。

2.促动力药

促动力药可通过促进胃排空,减少胆汁、十二指肠液等反流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有效减少反流物导致的胃黏膜损伤,治疗一般将促动力药和吸附胆汁药物联合使用,既可增加疗效,又可降低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此外,促动力药还可通过调节胃肠动力,改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适用于以上腹饱胀、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临床常用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等。

3.胃黏膜保护剂

胃黏膜保护剂,如吉法酯、铝碳酸镁制剂,可改善胃黏膜屏障、阻止损伤因子对胃黏膜的破坏,促进胃黏膜糜烂的愈合[11],适用于以上腹痛、上腹灼热感为主要症状的患者。

4.中药

中成药可用于缓解慢性胃炎的多种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痛、腹胀、食欲减退、上腹堵闷,烧心等,临床常用如摩罗丹等[1]。

三、逆转组织病理学进展

目前认为由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恶性肿瘤的过程是胃癌发生的主要演变模式,因此,逆转胃黏膜组织病理学进展是预防胃癌发生的关键环节,也是慢性胃炎重要的治疗目标之一[12]。目前尚缺乏西药有效逆转胃黏膜组织病理学进展的确凿证据,某些维生素(如,叶酸)和微量元素可能有助于组织病理学的改善。中成药对胃黏膜组织病理学进展的逆转也有报道,如摩罗丹等[1]。

四、

1
查看完整版本: 慢性胃炎的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