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成都市双流县的王先生,今年46岁,平常特别喜欢抽烟,一天少了两包烟心理就难受,吃饭也不规律,想起就吃,忙了就不吃。最近上腹疼痛严重、饭后饱胀,食欲低下。自己就随便买了些药吃,后来痛的不行了,就去买中药吃,吃了还是不见好。近日,王先生在妻子唐女士的陪伴下,医院做检查,后来检查确诊为疣状胃炎、直肠胃息肉。
通过综合诊断以及王浩波主任的会诊,结合先进的设备和内镜医师的专业技术,王先生的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术后王先生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康复很快,现在已经出院。
大家会有疑问,什么是疣状胃炎?它的病因是什么?今天小编给大家详细的讲讲。
疣状胃炎(VG)是由Moutler和Corner于年报道的一种内镜下形态——内镜下呈扁平疣状隆起、中央脐样凹陷糜烂的胃黏膜病变,胃黏膜表面有很多疣状或痘疹状突起的一种慢性胃炎,病变多见于胃窦部。
病因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据国内外报道,HP感染为病的主要病因。
2、免疫机制异常
部分学者认为疣状胃炎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
3、高酸学说
消化性溃疡虽然非直接来自疣状胃炎,但二者并存的机率很高。认为疣状胃炎与胃酸高有关。H+逆扩散入已存在炎症的胃黏膜细胞所至。且合并此病者,溃疡难愈合或易复发。本病与消化性溃疡的分布年龄相似,多见于青壮年患者。
疣状胃炎多见于30~60岁的男性。其病程较长,有的几个月内自行消退(未成熟型) ,有的可持续多年(成熟型)。临床上检出的疣状胃炎有明显的上消化道症状,多为上腹痛,其次为反酸、腹胀、食欲低下、恶心、呕吐、上消化道出血及体重下降等。
内镜表现
疣状胃炎主要诊断依据为内镜表现及病理。内镜:隆起性糜烂顶部有脐状凹陷,呈疣状外观,病灶的大小及形态不一、多呈圆形或类圆形,直径为0.5--1.5cm。好发于胃窦,其次为胃体。
1未成熟型或不完全型
病变主要由组织炎症水肿引起,病变隆起较低,顶部的脐样凹陷在大而浅,好发于胃窦粘膜皱襞上,病变可在数日、数月内消失。
2成熟型或完全型
由未成熟型转变而来。隆起性病变主要为组织增生所至,不易消退。内镜:隆起的起始部较陡,隆起较高,顶部脐状凹陷小而深,或脐状凹陷消失而呈息肉样。本病少数为不规则性隆起,应与早期Ⅱa型胃癌、息肉及迷走胰腺相区别,此时依靠活检来确诊。
疣状胃炎与胃癌关系
有研究显示疣状胃炎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日本学者提出疣状胃炎→增生→癌变学说。有人观察了82例次疣状胃炎,首次内镜病灶处活检的病理学基本特征为:幽门腺和小凹上皮的增生,假幽门腺化生。黏膜呈急、慢性炎症,黏膜肌向固有层插入。另见肠化生11例(13.41%),轻度不典型增生14例(17.07%),中度不典型增生3例(3.66%),高度不典型增生1例(1.22%)。随访1~5年不等,4例发现癌变(4.88%),癌变的时间为数年不等,发生在原发病灶上或疣状胃炎灶旁的癌前病变黏膜上。
HP感染为疣状胃炎的主要病因。已证实HP为慢性胃炎发展为胃癌的主要启动因子。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病因、多阶段的过程、经历HP感染→慢性胃炎→胃粘膜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的过程,此过程大约需要16--24年。HP在这一过程中启动慢性胃炎,其持续感染引起和促进萎缩和化生的发生和发展,即HP作用于癌变过程和起始阶段。
所以,疣状胃炎不要轻视。生活中无论再忙,也要记得规律饮食,健康饮食,养成良好的作息和生活习惯,切不可像王先生一样烟不离手,吃饭不规律,要了解自己的体质,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疾病的发生,维持健康的体魄。有任何胃肠不适,医院。?
医院温馨小提示
1、网上预约:登录官方网站